约12:20-26
耶稣基督以一粒麦子的比喻,向世人揭示了深刻而又奥秘的生命真理。这真理犹如一盏明灯,照亮我们在信仰道路上前行的方向,也如同一把钥匙,开启我们对生命与使命的领悟之门。今日,让我们一同探寻这经文所蕴含的无尽宝藏吧。
一、一粒麦子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
有几个希腊人前来过逾越节,他们来见腓力,求他说:“先生,我们愿意见耶稣。”腓力去告诉安得烈,安得烈又和腓力一起去告诉耶稣。耶稣回答他们说:“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。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: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,仍旧是一粒;若是死了,就结出许多子粒来。”
从自然规律来看,一粒麦子若只是被收藏起来,它始终只是一粒孤独而干瘪的种子,毫无生机与活力。然而,当它被埋入土地,经历死亡与埋葬,在泥土中破碎自己,舍弃原有的形态,它便开启了一场神奇的生命转化之旅。它在大地的怀抱中,在雨水的滋润与阳光的照耀下,生根发芽,破土而出,逐渐成长为一株茁壮的麦子,进而结出饱满的麦穗,每一个麦穗又包含着众多的子粒。这一过程,是生命的延续与繁衍,是从单一到丰盛的奇妙转变。
耶稣基督就是那粒最伟大的麦子。他本是神的独生子,在天国中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耀,与父神同享永恒的尊荣。然而,出于对人类深沉的爱,他甘愿离开那荣耀的居所,降世为人。他在世间行走,面临着世人的误解、唾弃与迫害。最终,他背负起全人类的罪孽,被钉死在十字架上。这是何等惨烈的死亡,是灵魂与肉体遭受极度痛苦与折磨。
但正是通过这十字架上的死亡,耶稣基督完成了救赎人类的伟大使命。他的死,如同播撒在人类历史土壤中的一粒麦子,生根发芽,结出了无数的子粒。这些子粒,就是每一个因信靠他而获得新生的基督徒。我们原本在罪恶与黑暗中迷失,是他的牺牲,使我们得以与神和好,被称为神的儿女,获得了永生的盼望。因着他的死,福音的种子被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,从耶路撒冷开始,传播到犹太全地、撒玛利亚,直至地极。无数的灵魂在听闻福音后,悔改归信,加入到基督的大家庭中,这就是耶稣基督这粒麦子死而结出的众多子粒。
再看教会的历史,无数的圣徒如同那跟随基督脚步的麦子。就如司提反,他勇敢地为福音作见证,被众人用石头打死,但他的死成为了教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,使福音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。在早期,教会遭受罗马帝国残酷迫害,许多信徒面对死亡威胁,却毫不退缩。他们坚守信仰,宁死不屈,以自己的鲜血浇灌了福音的种子。这些圣徒的牺牲,就像麦子落在地里死了,却在教会的发展历程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,使教会在苦难中不断成长、壮大,成为世界上一股强大的属灵力量。
“一粒麦子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”这真理告诉我们,死亡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命的开始。耶稣的死带来了救赎,使许多人得以重生。同样,我们作为基督的跟随者,也应当效法祂的榜样,愿意为了神的国度而牺牲自己的生命。我们若愿意放下自己的欲望和自私,甘心为主而死,必能结出丰盛的果子。
基督徒的生命是自我牺牲和奉献。“一粒麦子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”这话告诉我们:生命的本质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,而是为了他人和神的国度。一粒麦子死了,不是因为它失去了价值,而是因为它找到了更大的价值——通过牺牲自己,带来更多的生命。同样,基督徒的生命也应当是为了神的国度和他人的益处而存在。为什么我们不能带人信主呢?因为我们没有死,老我没有死。死了才能作见证,结出子粒来。
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追求个人的荣耀和财富,而在于无私地为他人服务,彰显基督。我们应当效法耶稣,他为了拯救世人,甘愿舍弃自己的生命。耶稣的这一行为,不仅仅是对死亡的勇敢面对,更是对爱的极致表达。他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,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和牺牲。
通过这样的牺牲,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,让我们明白只有通过爱和奉献,我们的生命才能达到真正的意义和目的。耶稣的教导不仅仅是理论上的,更是需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和体验。他希望我们能够将这种爱和奉献的精神,转化为具体的行动,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,去安慰那些处于痛苦中的人,去鼓励那些失去希望的人。
因此,我们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一真理,无论是在家庭、工作还是社会中,都要以耶稣为榜样,以爱为行动的准则。在家庭中,我们应当像耶稣一样,无私地照顾家人,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安慰。在工作中,我们应当以耶稣的教导为指导,诚实守信,公平对待同事,为社会创造价值。在社会中,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公益活动,帮助弱势群体,传播耶稣的爱和希望。
这样我们就能在信仰的道路上结出美好的果子,荣耀神的名。信仰不仅仅是个人的内心体验,更是通过我们的行为影响世界的过程。当我们以耶稣为榜样,将爱和奉献的精神付诸实践时,我们的生活将充满意义,我们的行为将成为荣耀神的见证。通过我们的努力,我们可以帮助他人发现生命的真谛,感受到神的爱和恩典,从而让更多的人认识耶稣,跟随他的脚步,共同走向永恒的生命之路。
“你所种的,若不死就不能生。”我们旧人死了,才能得着神的生命,并且得的更丰盛。死了,才有生命,生命才丰盛。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,就结出许多子粒。
二、我们恨恶自己生命就多结果子
耶稣说:“爱惜自己生命的,就失丧生命;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,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。”
这里所说的“恨恶自己生命”,并非一种消极厌世或自虐的情感,而是一种对自我生命的重新审视与定位。在世俗的观念中,人们往往以自我为中心,追求个人的利益、荣耀与满足。人们拼命地追逐财富,渴望在社会上获得地位与名声,将自己的舒适与安逸视为生命的最高目标。然而,这种对自我生命的过度爱惜,却往往使我们陷入到更深的属灵困境中。因为当我们将目光仅仅聚焦在自身时,我们便与神的旨意和他人的需要渐行渐远,最终导致灵魂的迷失与生命的贫瘠。
“恨恶自己生命”,是对自我中心的否定,对上帝旨意的顺服。正如经上所说:“你们既作顺命的儿女,就不要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那放纵私欲的样子。”你要放下自我的私欲与执念,将生命的主权交给神。你当放下对自我中心的关注,转而关注神的国度和他人的需要。你不再以自我的利益为优先考量,而是以神的国度和他的荣耀为中心。当你面临抉择时,不是首先问“这对我有什么好处?”,而是问“这是否符合神的旨意?”这是一种对自我生命的舍弃,如同麦子舍弃自己的外壳与独立存在,融入到大地的滋养与生命的循环中。
“恨恶自己生命”了,我们追求的就是永生,而不是短暂的世俗享受。永生是神赐给我们的宝贵礼物,是我们信仰的终极目标。我们若愿意放下对世俗享受的追求,转而追求永生,就能多结果子。
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。在面对选择时,我们优先考虑神的旨意和他人的需要,而不是自己的利益。例如,我们可以在工作和家庭中主动承担更多责任,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,甚至在必要时放弃个人的舒适和便利。
我们需要在信仰上不断成长。这包括深入研读圣经,参与教会活动,以及在祷告中寻求神的指引。通过这些属灵操练,我们可以更加明白神的旨意,并在日常生活中活出信仰。例如,我们可以定期参与查考圣经的聚会,与他人分享信仰经历,以及在祷告中为他人代求。
我们应当在社会中活出信仰的见证。我们的行为和言语应当反映出基督徒的爱和公义。我们可以在社会服务中积极参与,如参与慈善活动、支持正义事业,以及在社区中成为和平与和解的使者。通过这些行动,我们不仅能够帮助他人,也能够向世界展示基督徒生命的丰盛和美好,从而使世人认识独一的神。
“恨恶自己生命”,是恨恶自己的罪过。对自己的罪恶恨恶了,同时对上帝的公义喜爱了;对自己恨恶了,同时对上帝喜爱了,我就改变,变得“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”。对言语的过失、心里不好的意念,行为上小小的罪,我们都不要维护它,不回转的人找借口理由维护它。
“恨恶自己生命”,是愿意肉身为主死。不愿肉身死、爱惜自己生命的人,就失丧永远的生命。没有死亡,就没有新生;没有舍弃,就没有收获。历代殉道者正是因死反得生。一粒麦子播撒在地里,必须经历死亡,才能结出许多子粒。
只有当我们恨恶自己的生命,愿意为信仰和使命奉献一切的时候,我们才能多结果子,才能保守生命到永生。在教会历史上,无数的圣徒为了信仰和使命牺牲自己的利益和舒适,为主的事业努力奋斗,他们面对困难和挑战,勇敢地站出来。在现实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诱惑和考验,这些诱惑和考验可能会让我们迷失方向、失去信仰。但是,只有当我们能够坚定地信仰主耶稣,愿意为了他的事业而奉献一切的时候,我们才能抵御住这些诱惑和考验,才能保持生命的纯洁和坚定。
“恨恶自己生命”,必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,跟随耶稣。背十字架是信仰的必经之路。耶稣说:“若有人要跟从我,就当舍己,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。”十字架在当时是一种残酷的刑具,象征着痛苦、羞辱与死亡。耶稣背着它走向各各他,为我们承受了罪的刑罚。而我们作为他的门徒,同样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。
这十字架可能是生活中的各种苦难与挫折。也许是身体的疾病与伤痛,使我们承受着肉体的折磨,但我们却在这痛苦中学会依靠神的力量,忍耐与坚韧不拔,从而使我们的信仰更加坚定,生命更加成熟。也许是家庭的破裂与关系的紧张,亲人之间的矛盾与纷争让我们心力交瘁,但我们在其中学会了宽恕、包容与爱,以基督的爱去化解仇恨与怨恨,使家庭成为彰显神爱的场所,也使我们自己在这过程中结出圣灵的果子,如仁爱、喜乐、和平、忍耐等。
又或许,这十字架是因信主遭受的压力与逼迫。因为信主,我们可能会面临他人的歧视、嘲笑与排斥。我们坚守信仰的立场,可能会使我们在职场上失去晋升的机会,在社交圈子中被孤立,在家族中被反对。但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,我们的信仰之光更加闪耀,我们勇敢地为基督作见证,吸引那些在黑暗中迷失的灵魂归向神,如同在黑夜中点亮一盏明灯,使更多的人看见基督的爱与真理。
背十字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我们要放下自己的舒适和安逸,甘心为主受苦。这种牺牲不是徒然的。耶稣说:“若有人服侍我,就当跟从我;我在哪里,服侍我的人也要在那里;若有人服侍我,我父必尊重他。”受至高者、万王之王、耶稣的父尊重的人,何等荣耀,何其有福;他们是跟从耶稣的服侍者!无知的人哪,你凭自己求福,真是虚空;明白真理者却要靠万军之耶和华赐福!
耶稣在哪里?在羊群需要的地方,在罪人需要的地方。教会需要弟兄姐妹做什么,你去做,耶稣就与你同在。社会需要教会做什么,教会去做,耶稣就同在。服侍耶稣的人应当跟从耶稣,他在哪里,服侍者就要在那里。教会很多圣工需要人做,谁能说:“我在这里,请差遣我!”
背十字架,意味着对自我的否定与破碎。我们要打破自己的骄傲与自负,承认自己的软弱与不足。我们不再凭借自己的能力与智慧去行事,而是倚靠神的恩典与引导。如同使徒保罗,他本是法利赛人中的佼佼者,拥有极高的学识与地位。但在遇见耶稣基督后,他将自己的一切都视为粪土,完全放下自我,以基督的心为心,谦卑地在各地传扬福音。他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,被鞭打、被监禁、遭遇海难,但他始终坚定地背起自己的十字架,跟从基督。他的生命在这一过程中结出了无比丰盛的果实,他所写的书信成为了新约圣经的重要组成部分,对后世教会的教义、信仰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背十字架,是对自己罪过的舍弃。你愿意把自己的罪钉在十字架上,才能复活,得着耶稣复活的生命。人如果不愿意在罪上死,遇到诱惑或逼迫,就会退后沉沦,因为他没有重生。没有重生就没有耶稣的生命,没有耶稣的生命怎能抵挡这些呢?
果子,有生命的果子、作主工的果子。门徒恨恶自己生命背十字架,便能多结果子。
一粒麦子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,这是生命的奥秘与奇迹。耶稣基督以他的死,为我们开辟了通往永生的道路,使我们这些原本如死灰般的生命,得以在他的救赎中重生,成为他荣耀的见证者与福音的传播者。而我们,作为基督的追随者,当恨恶自己的生命,放下自我的私欲与骄傲,背起十字架,勇敢地跟从主的脚步。
在这充满挑战与诱惑的世界中,让我们时刻牢记耶稣的教导。每当我们面临抉择时,思考我们是在爱惜自己的生命,还是在恨恶自己的生命,以成就神的旨意。当苦难与挫折来临,让我们视之为背十字架跟从主的机会,而非抱怨与逃避。因为只有在舍己与牺牲中,我们的生命才能真正地多结果子,这些果子将是对神的赞美与荣耀,是对他人的祝福与拯救,是我们在永恒国度中积攒的宝贵财富。
愿我们都能像那粒麦子一样,甘愿死去,结出更多的子粒,让神的国度因我们的奉献和牺牲而繁荣昌盛。
一粒麦子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,我们恨恶自己生命就多结果子。
问题:
“恨恶自己生命”,是什么?